来源 | 高空车大联盟
宏信建发公司费用管控能力整体较好,上市之后财务费用支出明显下滑。宏信建发初期费用率情况较海南华铁略高,2023年上市之后公司的费用率逐渐低于华铁。公司的财务费率在公司2021年启动上市程序后的2022年出现较明显的上升,2021、2022年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所得款项产生的普通股赎回负债利息分别为0.64亿、1.08亿,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率8.68%,同比下滑3.06pct。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整体呈现下滑趋势,24H1公司期间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海南华铁。
应收账款多以一年以内的账龄为主,回款天数优于同行。与海南华铁相比,宏信建发应收账款账龄结构更加健康,平均应收账款天数自2019年以来一直较华铁更短,账期在1年之内的应收账款占比明显更高,2023年公司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为78.9%,2024H1公司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提升至 81.2%,反映出公司应收账款结构不断优化的趋势, 与可比公司对比,2023年海南华铁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为61.03%。作为租赁公司,宏信建发面对的客户数量庞大,尤其是高空作业平台业务面对大量中小型客户,为此,宏信建发采用“宏信分”模型针对中小型客户进行风险量化评估,实现了对于中小型客户的智能化、自动化评审,从而减少了部分坏账损失的风险。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来看,宏信建发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要小于可比公司,24H1宏信建发与海南华铁周转天数分别为193/291天,宏信建发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优于海南华铁。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打造全球性的设备运营体系与流通渠道
拓展海外业务,加大海外资产布局力度
宏信建发持续提升海外业务的拓展速度,数字化系统配置提升海外设备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公司已成功开拓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土耳其等7个海外国家,设立了共44个海外网点,东南亚资产配置计划主要包含高机、支护材料、矿机、盘扣等;中东的资产配置计划主要包括高机、盘扣、挖机、叉装车等。24 年上半年,公司已完成宏信建发数字化系统的海外国际化升级和本地化部署,租赁业务系统本地化平台以及设备管理系统本地化平台均已上线。截至24Q3末,海外资产管理规模原值已超过人民币27亿元,海外设备利用率有效提升,拉动海外业务收入快速爬坡,自2024年8月起已实现海外业务单月盈利。根据公司规划,2028年宏信建发海外资产管理规模达约200亿。
扩大服务网络覆盖,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公司服务网点网络和零售运营体系遍布全国,主要聚焦于向客户提供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服务及仓储服务,大幅提高服务品质和效率,缩短响应时间。公司建立四大运营基地,分别设在上海嘉定、上海金山、天津武清及广州南沙,主要聚焦于设备的深度维修和再制造。近年来,公司的服务网点数量快速增长, 从2020年的207家增加至2024H1的550家,其中中国大陆514个网点,1个中国香港网点,境内覆盖超200个城市,确保业务和服务能够广泛覆盖并迅速响应,加快原有东南亚市场开拓进度的同时,持续挖掘中东潜力市场,在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沙特、阿联酋、土耳其国际市场布局和经营,截至2024Q3末,已在东南亚、中东等地设立了44个海外网点。
数字化建设赋能管理效率及服务质量推提升,构建起高效的运营服务产业链。公司在设备上安装智能硬件,实现设备远程控制、实时监控及自动下达订单,建立物联网系统,优化仓网模型。①人均设备管理能力提升,公司借助数字化手段,建立高效的调拨算法,高空 作业平台人均调拨能力从2020年的约500台增至2023年的约 5100台,2024年中期合同签署、设备交付确认线上化率已达100%;②人均设备服务能力提升,人均服务设备从2020年的55台增加至2023年的224台,24H1服务人机比已达1:234。
建立全周期设备运营数字化服务系统,大幅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公司致力于提供覆盖全周期的设备运营数字化服务,开发“宏信设备高空作业平台”微信小程序,为终端使用者提供灵活、快捷、高效的一站式高空作业平台服务解决方案,实现平均配送里程数从2018年约70公里缩短至2024年的37公里,公司预计部分服务网点的目标距离于24年底缩短至30公里;平均响应时效时间约为4小时,远超行业内平均水平(12-24 小时),快速交付和响应能力使公司从国内设备运营服务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在行业内保持领先。此外,公司的专业运营团队覆盖全国,及时响应所有维修保养服务要求,月人均拜访客户达124次,平均1.5小时内到达,并提供现场指导和驻场服务。近年来,公司客户数量实现快速增长,从2020年的4.7万家增长至 2023年的23.2万家,CAGR70%,2024年上半年客户 数量进一步增长至27.1万家。
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出清加速,寡头竞争格局稳定
人口红利逐渐消退,机械设备代替人工趋势或将逐渐明朗
人口红利优势逐渐消退,人力成本不断攀升,未来机械化设备取代人工或将成为趋势。人口老龄化时代逐渐到来,2023年农民工中50岁以上的人数占比已达 30.6%,相较于2013年,该比例仅为15.2%,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建筑业从业人数在2018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逐年下年,2023年从业人数较2018年减少约520万人,下降幅度为9.34%。 从人力成本角度来看,建筑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连续十年上涨,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39%。我们认为,持续减少的建筑从业人数、快速增长的人工成本和逐渐老龄化的施工队伍或将促使相关单位大量使用机械设备,以弥补劳动力缺失和降低人工成本支出。
市场回暖高空作业平台租金有望迎来提价
租赁商选择提价,看好高空车行业回暖。根据华铁大黄蜂公众号,华铁大黄蜂及高空作业平台市场整体出租率持续向好,导致设备供需紧张,为继续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并确保公司运营的可持续性,华铁大黄蜂对价格进行了一定调整。2024年9月29日, 浙江大黄蜂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业务管理中心向公司各区域、服务中心发布消息:自2024年10月1日0时起,公司高空作业平台在确保设备服务高质量保障到位的基础上, 各型号月租赁指导价格将上浮10%。
头部厂商宣布涨价后2024年10月份升降工作平台租金价格小幅回升,看好2025年升降平台租金回升。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公众号提供的数据,自高空车头部厂商宣布涨价之后,2024年10月升降工作平台租金价格指数环比略涨0.8%,各机型租金价值指数环比走势比较平稳,除20~24m租金价格指数环比下降2.5%外,其他机型租金价格指数环比涨跌都在1%左右。进入11月后,升降工作平台租金价格指数环比下降3.7%,除40m以上机型环比降幅超过8%外,其他各机型租金价值指数环比走势都比较平稳。租金价格指数来看,呈继续下降态势,2024年10月份出租率环比小幅回升,11月升降工作平台租金价格指数进一步下滑,同比下降 20.6%,所有机型租金价格指数同比出现普遍下滑,其中8~12m机型同比降幅最小为14.4%,40m以上机型同比降幅最大,达到28.0%,我们判断主要系11月份之后进入施工淡季,考虑到2025年宽财政宽货币预期下我们看好高空车租金止跌企稳。
国内设备运营服务集中度有望提升,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出清明显
中国设备租赁运营服务市场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中国设备租赁运营服务市场大而分散, 2022年共有超过15000名市场参与者,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指出,中国设备运营服务市场前三大参与者2022年营收占市场规模仅为1.6%,多为资产规模小、客户资源有限、低毛利的小微企业,这些参与者无法提供多功能、全方位、全周期的设备运营服务,领先的设备运营服务商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市场有望进一步加固,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细分领域来看,建筑支护设备市场高度分散。建筑支护设备租赁市场商合计超过10000家, 大多均为中小租赁商,主要提供单一品类的租赁服务,服务能力和资产规模受限。2022年钢支护设备保有量为 3967.9万吨,2022年新型支护设备CR3为7.9%,对比北美市场CR3为32%,国内市场极度分散,龙头市占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认为中小服务商往往由于规模较小、资金不足、网点不足、缺乏实施经验等劣势极易被市场淘汰加之互联网信息 技术的普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规范度的提升等因素作用下,未来龙头企业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出清明显,龙头市占率持续提升。租赁商设备保有量不断增加,国内设备保有量从2020年的26.8万台增长至2023年的53万台,预计2024年保有量将达65万台,设备保有量增长主要来源于设备运营商。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竞争格局分化明显,CR2市占率不断提升,由2020年34%的市占率提升至24Q3 的 61%。竞争格局明朗, 缺乏资金及运营能力较差的小租赁商市场份额将进一步缩小并最终退出市场。龙头公司凭 借自身资金实力以及轻资产运营模式,设备保有量有望继续增长,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呈现龙头强者恒强的局面。
我们判断国内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短期保有量增速或将逐步放缓,市场格局基本稳固。1)高空作业平台租金及出租率承压,目前国内高空作业平台租金处于较低水平,出租率指数同比下滑,资金回笼风险积聚,已从卷规模过渡至卷价格阶段,中小租赁商在竞争中不具备价格掌控力和规模优势,很多中小租赁商纷纷陷入困境,购车意愿较弱;2)中小厂商 在寡头竞争中不具优势,中小型租赁商在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地位,难以与大型租赁公司抗衡,面临价格战、客户流失和利润下滑等问题,对于部分负债率较高的租赁商来说,甚至将淘汰下场;3)从产品渗透率的角度来看未来国内高空作业平台规模增长空间已较小,2022年中国高空作业平台产品渗透率(设备台数与 GDP 之比)约2.7台/亿美元,虽低于美国渗透率3台/亿美元,但长期来看高空作业平台产品渗透率增长空间已较小。
轻资产运营模式顺利推行,公司管理设备快速增长
轻资产模式通过引入外部资金方或资产闲置方,能够有效解决设备租赁行业依赖大量资产投入的天然劣势。宏信建发通过与金租公司合作,转租金租购买的设备,再与下游客户签订租赁合同,同时向设备提供商支付月租金。海南华铁的轻资产模式包括合资公司和转租模式两种主要方式。合资子公司模式下,海南华铁先后与浙江东阳城投、江西贵溪国资成 立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出资购买设备再交给海南华铁负责运营;转租模式,华铁与徐工广联、苏银金租、海蓝控股等开展转租合作。
高空作业平台属于优质的租赁资产标的。高空作业平台属于金租公司可选的优质资产,1)通用性,平台委托模式往往要求设备的通用性,高空作业车恰具有应用场景广泛等标准化 特征;2)租赁公司(宏信建发等设备运营公司)掌握资产的经营能力,在平台委托模式中,宏信建发运营管理能力已达行业世界领先水平,通过系统迭代及算法优化,具备较强的落地执行能力;3)需求广阔,高空作业平台卡位产业升级窗口,应用场景丰富,属于优质的租赁标的。据公开信息披露,宏信建发已经先后于2021年9月、2023年3月与招银租赁、华夏金租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今年以来中小租赁商经营困难,宏信受托管理了部分同业公司设备,截至 24H1公司已有超7万台设备来自金租公司以及大、中型同业公司,金租托管占比 79%、同业托管占比21%。
宏信建发轻资产模式拓展顺利,助力公司设备管理规模增长。2021-2024H1,宏信建发轻 资产模式下管理的高空作业平台数量保持高速增长,由2021年的4600台增长值24H1的7.26万台,高空作业平台轻资产管理模式下的占比由4.75%提升至 35.47%,可比公司海南华铁的轻资产管理模式设备的增速略慢于宏信建发,海南华铁24H1轻资产模式下设备管理规模占比23.79%。我们认为宏信建发轻资产运营模式拓展较快主要由三方面原因,一是规模优势,由于宏信建发自身的设备保有量全国领先,管理经验丰富,设备供应商更倾向于选择宏信建发进行合作;二是由于宏信建发背靠大股东远东宏信,公司资信水平较好, 2024年上半年中诚信授予公司“AAA”主体信用评级;三是宏信建发的回款管理能力突出, 应收账款周转较快。
宏信建发融资成本优势明显,或将有助于轻资产规模进一步推进。我们以平均融资利率来 衡量宏信建发与海南华铁的融资成本,宏信建发融资利率保持稳定相比海南华铁略有优势, 自2021年以来呈现下降趋势,24H1宏信建发平均融资利率为 3.99%,同比下滑0.28pct, 融资成本不仅反映了公司资金成本,进一步也反映出资信水平和企业举债的难易程度,我们认为宏信建发在资信水平上的优势或将助力轻资产模式进一步推行。从总资产负债率情况来看,海南华铁资产负债率自2020 年开始持续上升,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10亿公司 债券,我们认为后续海南华铁的资产负债率或将继续提升,对比宏信建发的资产负债率上市成功之后出现下滑,24H1宏信和华铁资产负债率为70%左右,考虑到公司目前轻资产模式推进顺利,我们认为宏信建发的资产负债率有望保持平稳。
轻资产模式下资产管理业务毛利率低于自有设备租赁毛利率,随着公司轻资产业务持续推进,预计公司未来毛利率或将有所承压。资产管理及其他服务业务包含转租模式以及设备销售业务,我们认为,若根据2023年的数据分析,转租模式下业务毛利率低于自有设备租赁业务毛利率约4.4pct,表示轻资产模式设备租赁厂商的设备回报率水平。我们认为, 若未来公司采用轻资产模式扩大设备管理规模,毛利率或将持续承压,同时资产负债水平 有望进一步改善。
工程机械租赁的头部“玩家”案例